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AUTOSEMO)首届轮值主席、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车企对软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通过软件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链条已经打通。过去车企间比拼的是车型的更新速度,现在拼的则是软件、人车交互、智能驾驶等。
软件定义汽车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软件定义汽车”这种说法?在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发展过程中,AUTOSEMO将起到何种作用?
曹斌:以前,我们开发BMS(电池管理系统),车企会提出要兼容AUTOSAR。为了满足客户要求,我们不得不从国际供应商处购买兼容AUTOSAR的零部件,交付周期大概是6个月。完全依赖别人,首先是开发进度无法满足;其次是软件费、服务费和升级费都非常高。
随着软件发展越来越成熟,2020年7月,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AUTOSEMO)正式成立。成立一年多来,AUTOSEMO已提出了包括SOA架构规范、车云一体软件框架等标准。未来,包括操作系统底层的OS、虚拟化等将会是AUTOSEMO发展中需要思考的课题。
在2020年发布的1.0版本基础上,最近发布的《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2.0》在软件定义汽车发展情况、SOA标准背景与架构、AUTOSEMO Service Framework(ASF)整体框架、ASF团体标准工作组推进计划、软件定义汽车的创新实践、车载智能芯片与基础软件构建智能汽车新生态、AUTOSEMO的标准发展情况以及AUTOSEMO生态体系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AUTOSEMO的发展壮大,未来将构建开放合作,共创共享的生态平台。
中国证券报:软件定义汽车概念逐渐获得业内更多认可,对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
曹斌:当前,国内车企对软件的重视与日俱增。通过软件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链条已经打通。很多车企推出的汽车产品OTA(空中下载技术)一年会升级十余次,这在国际车企中并不多见。
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把汽车评价体系、消费者的偏好形态升级到了更高维度空间。过去车企间比拼的是车型的更新速度,现在拼的则是软件、人车交互、智能驾驶等,目前这种趋势在全球其他市场还没形成主流,在这一方面,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有领先机会。
通过服务弥补不足
中国证券报:东软睿驰的主要业务及竞争优势有哪些?
曹斌:东软睿驰成立于2015年,由东软集团、阿尔派电子和福瑞驰共同出资设立。公司紧紧围绕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汽车网联化、自动化、共享与服务化、电动化,为车企提供高科技、高质量产品及服务,为整车厂赋能,打造新一代智能网联车型和创新出行模式。东软睿驰的自我定位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过程中,与车企进行陪伴式发展,致力于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全球车企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目前,东软睿驰在汽车基础软件方面的研发和探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自主研发的汽车基础软件产品——NeuSAR历经多年的迭代与发展,已在传统ECU、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以及车云一体化等应用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和部署,涉及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整车域、EV动力域等多个领域,可提供包括符合AUTOSAR标准的平台化产品aCore、cCore、中间件及工具链等产品与服务。
应该看到的是,我们与国际大厂仍然有不小差距。但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我们的优势是可以给国内车企提供更充分的服务,而这是国际竞争对手做不到的。通过服务弥补不足,我们仍然处在追赶的状态。
经过几年的发展,东软睿驰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将会超过国际竞争对手,因为中国车企新车型的上市速度要快于国外车企,这对软件公司而言是很大的历练。我们通过新的需求应用历练拉动创新,通过市场应用历练构建新框架,从而影响中国以外的地区。
汽车生态更像森林
中国证券报:作为一家软件公司,如何理解汽车生态?
曹斌:生态是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具备共识的基础之上一起实现共赢的局面。汽车生态更像森林,森林具有秩序,会形成一定商业关系耦合的生态。这种生态体系如何发展,究竟会形成何种形态,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演化。而汽车生态的核心价值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消费者对于车的认可上。
目前汽车生态创新已进入到无人区,对于领域内基于电动化、智能网联、域控制器、车云协同等新体系,业界并未有清晰的认知及应对方法。现在竞争进入到下半场,行业从业者需要逐渐清晰化。
此外,行业生态的打造应优先于个别企业的做大做强。因为生态的健壮性、抗打击能力、存活能力比大型企业要重要许多。各个企业要围绕生态去构建更有活力、更有存活能力的产业基础。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来看,只要涉及数据的软件,车企必须掌握,这种观点你认同吗?
曹斌:数据价值需要被充分挖掘。以前,很多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利用,海量的数据在付出大量的成本传输以后,真正能产生的价值非常微小,这是系统的早期阶段。
如今,我们在推动车云一体,数据驱动的软件架构形态就是真正将数据的价值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如果说AI是神经网络,数据就是记忆。数据如何在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会反映到车的运转,人车交互更贴合客户的喜好,其中还有很多空间值得探索。数据到底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零部件供应商的数据如果不愿与其他人共享,那就会限制数据价值的发挥。我认为,应该围绕车企的体系再构建一个数据驱动的平台,该平台主体在车企认定的范围内,同时有一定程度的共享,比如公共接口、通信协议的制定等。